2015年3月25日

Postcards from Myanmar

今年一月底,終於有機會背上背包,前往朝思暮想的緬甸旅行。
十天的旅程下來,累積了上千張照片與多到滿出來奇特經歷。
想寫的東西堆得跟山一樣高,遊記還在慢慢催生中。
只好先來記錄一下旅行中寄給自已的明信片們,也算是草擬個遊記大綱囉(你以為是在寫書嗎XD)。

套句好友阿波綠的說法:「旅行的時候要一天寫一張明信片給自己。」
十天的旅程扣掉自己偷懶的日子,再加上旅伴們寄給我的明信片,竟然也湊足了十張。
就讓我們一一看下去。

1.仰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

第一天抵達仰光的時候,剛好是豔陽高照的正午。
在市區徒步繞了一大圈後,搭著計程車來到了仰光大金塔。

我們抵達的日子,大金塔本人剛好在整修,圍得密密實實的鷹架多少遮掩了一些大金塔的風采。
不過除了正中間雄偉的尖塔外,周圍大大小小的佛塔也令人眼花撩亂。
到了晚上,點燈的大金塔比起白日裡的金光閃閃更添一番莊嚴感。
而寺裡的佛像也會配上LED燈的點綴,營造出和白天截然不同的感覺。
很難想像以緬甸這麼貧窮的國家,竟然可以用金箔貼出這種座比金閣寺大上好幾倍的佛塔。

2.蒲甘之美(View of Bagan)

當初就是因為看到蒲甘的日出美景,才萌生了無論如何都要前往緬甸一探究竟的念頭。

平原上矗立的千萬佛塔,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盛及衰敗。
而我們也只能透過清晨的霧靄,欣賞著微光勾勒出的輪廓,想像著當時的人民在各佛塔中虔心祈求的樣貌了吧。

3.蒲甘的清晨(Early Morning Bagan)

這次因為行程的關係,在蒲甘住了兩個晚上,也很奢侈的看了兩次日出與兩次日落,真的有一種美夢成真的輕飄飄感(喂)。

這張明信片除了背面的郵票外,在正面硬是多貼了一張蒲甘郵票,自以為可以做成珍貴的原圖卡。
只可惜蒲甘郵局的郵戳很沒力,只留下一個淺淺的印子。

順帶一提,在緬甸一張明信片的售價約為100~200緬幣(約台幣3~7元),
但郵資竟然要價500緬幣(約15元台幣),真的貴得不可思議。

4.謬烏日出(Sunrise over Mrauk-U)

謬烏城是古代謬烏王朝的首都,位於蒲甘的西方約20小時車程的地方。
因為離主要的景點圈比較遠,這次我們並沒有造訪,只好寄張明信片過過乾癮了。

5.讀經的小沙彌(Novices Reading Buddha Scriptures)

寄出明信片的這天是我們離開蒲甘的日子,早上還是到了蒲甘最擁擠的瑞希佛塔(Shwesandaw Pagoda)看了日出。

緬甸是很虔誠的佛教國家,僧侶的地位也比一般人高上許多,旅遊需知上甚至還特別列出了「不可以打擾僧侶」這件事。
可想而知,緬甸有許多紀念品的創作就是以僧侶為主題的。
其實我們在蒲甘的佛塔行走時,並沒有看到太多僧侶,倒是遇到不少拿著工藝品及自己的「畫作」兜售的小朋友。
反而是在其他大城市如仰光及曼德勒的佛塔或觀光地,比較常看到僧侶的蹤跡。

6.烏本橋日落(Sunset over U Bein Bridge)

烏本橋日落也是這次旅程的重頭戲之一。

熙來攘往的遊客在日落的時分全成了剪影融入成美景的一部份,滿天的晚霞在落日餘輝的渲染下像極了一片紫色的羽紗,溫柔的覆蓋住整個天地。
行走在木橋上的我們彷彿走入一幅潑墨山水畫中,真的捨不得離開。

7.卡古塔林(Kakku Pagoda)

卡古塔林位於茵萊湖約二個半小時車程的撣邦領地(Shan State)。
一開始只憑著旅遊書上小小的一段話,就衝動決定前往的我們,在看到這個五星級景點的時候,立馬揮開了舟車勞頓帶來的不適。
塔林很美,雖然第一眼遠看好像只是一片尖尖的石堆,但一踏進塔林的範圍,就像是踏入了某個神聖的結界,另人震撼得合不攏嘴。

8.向晚漁家.茵萊湖(Fisherman at Sunset, Inaly Lake)

這是雲彩姐姐寄給我的明信片。

在茵萊湖的第二天,安排了乘船一日遊。
其實就像是旅行團的包船行程:移動→採購→移動→拍照。

茵萊湖漁民雖然以單腳划船作為其特殊的掌舵方式,但明信片上這種撐著魚網擺pose的漁民,其實是官方僱來給遊客拍照的暗樁。
在載著觀光客的小船經過時,便會立刻定格讓遊客們拍個夠。
該說是當地人的體貼嗎XD

9.寺院中的僧侶.蒲甘(Monks in Temple, Bagan)

因為很喜歡這張明信片,所以硬要在旅程的最後一天拿出來寫。

這次旅行的四個點(仰光、蒲甘、曼德勒、茵萊湖)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蒲甘。
除了一償夙願的日出美景外,骨子裡對於遺跡無可救藥的憧憬也是讓我對蒲甘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機會,真的很想看到現在有如廢墟的佛塔重現當年的原貌啊。

10.托缽僧(Monks Accepting Offering of Food)

這是布丁寄給我的明信片。

我們曾在曼德勒的包車行程中,前往數千名僧侶一同用饍的寺院朝聖。
信眾會在僧侶在「入場」前準備好熱騰騰的白米飯一一倒入僧侶的缽中。

比起這種觀光化的場景,雲彩姐姐告訴我們在寮國的僧侶托缽時,信眾是跪著獻食的。
聽在我們的耳裡,真的是覺得相當不可思議。
親眼見證這些無法想像的文化差異,想必就是旅行的意義所在吧。

從緬甸回來已經過了一個多月,看到這些明信片,還是會想念起在蒲甘的晨曦中攀爬佛塔的時光。
看來該是著手整理遊記的時候了(握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